via
公元756年6月,安史乱军进逼长安,唐玄宗李隆基仓皇西逃。行至马嵬驿(今天陕西省兴平县西马嵬镇),护驾官军怨怒之下,进行兵谏,胁迫唐玄宗处死祸国奸相杨国忠及其妹杨贵妃。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之上记载,玄宗命令高力士引杨贵妃缢死在佛堂前的一棵梨树下。事后,马嵬驿店家老板娘,捡到杨贵妃遗留的锦袜一只。这个老板娘十分有经济头脑,把这只袜子当作摇钱树:住店的旅客每观赏一次,她收费百钱。天长日久,这个老板娘获利甚多,终成巨富。就是说,杨贵妃死后,还能造福于人,给驿站店家老板娘创造了一笔可观的财富。
这个故事,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,难以置信。但是,另一种文献,《玄宗遗录》也有如下记载:高力士在处死杨贵妃的时候,杨贵妃脚上脱落一只锦袜。高力士于是捡起来,揣进怀里,精心收藏着。后来有一天,李隆基对杨贵妃思念成梦,梦中杨贵妃告诉他,自己有一只袜子被高力士收藏着。李隆基于是向高力士要回了这只袜子,并且写了一篇《妃子所遗罗袜铭》,其中有“罗袜罗袜,香尘生不绝”一句。两种说法,虽然有所出入,但是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:杨贵妃死后,遗留了一只袜子在世间。
尽管有上述两种文献的记载,但杨贵妃留下袜子的事情,还是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的。这时,宋人王楙又注意到一条证据,那就是唐人刘禹锡的《马嵬行》诗。诗中有如下八句: 履綦无复有,履组光未灭。不见岩畔人,空见凌波袜。邮童爱踪迹,私手解鞶结。传看千万眼,缕绝香不歇。 可见,刘禹锡也知道,杨贵妃有袜子遗留人间,并为人们所传看。连刘禹锡都说有其事,我们自然也就没有不相信的道理了。从那个时代的文化传统上说,杨贵妃被勒死时有人保存了她的一只袜子,或者有人拿这袜子给人观看以获取利益,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。因为,美女的袜子是入得了诗的高雅之物,文人骚客对美人穿过的袜子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。追溯一下,根源应该在曹魏时期著名诗人曹植那里。曹植写过一篇有名的《洛神赋》,洛神宓妃在听了诗人倾诉对自己的爱慕之情后,深受感动,于是心生留恋,徘徊不前。曹植用了这样八个字形容洛神当时的情态:“凌波微步,罗袜生尘”。曹植之后,洛神故事以及罗袜、罗袜生尘一类的词语就为诗人们所津津乐道。别的时代不说,单是唐代,就有不少著名诗人曾经以洛神、罗袜、罗袜生尘入诗。请看例子: 凌波起罗袜,含风染素衣(骆宾王《咏尘》)仙浦生罗袜,神京染素衣(张说《咏尘》)王孙挟珠弹,游女矜罗袜(孟浩然《大堤行》)仙凫能作伴,罗袜共凌波(孟浩然《同张明府碧溪赠答》)女巫纷屡舞,罗袜自生尘(王维《凉州郊外游望》)玉阶生白露,夜久侵罗袜(李白《玉阶怨》)香尘动罗袜,绿水不沾衣(李白《感兴六首》) 盈盈汉水若可越,可惜凌波步罗袜(李白《寄远十一首》)波上思罗袜,鱼边忆素书(岑参《夜过盘石,隔河望永乐,寄闺中,效齐梁体》)美人蹋上歌舞来,罗袜绣鞋随步没(白居易《红线毯——忧蚕桑之费也》)家近红蕖曲水滨,全家罗袜起秋尘(李商隐《寄成都高苗二从事》)青云席中罗袜尘,白首江上吟诗人(赵嘏《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》)
有这样源远流长、规模浩大的叹赏美女遗袜文化传统的国度,倘若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的袜子能够保留到今天,一定会成为古董家们竞相争夺的珍贵之物。奇货可居,价值连城,亦在想象之内,情理之中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